破解同质化内卷!2025年河南工业设计大赛走进洛阳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 文 马腾飞 摄影】初冬时节,古都洛阳再迎盛会。
11月11日,2025年河南省工业设计大赛城市行·洛阳站活动在河南科技大学举行。本届大赛以“设计赋能·智造河南”为主题,旨在推动设计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工业设计大赛,搭建优秀设计成果的展示交流对接平台,促进更多优秀设计成果落地转化,为河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制造强省建设赋能增效。
来自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洛阳市政府及洛阳、三门峡、焦作、平顶山、南阳、济源示范区等多地工信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代表,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师生群体以及往届大赛获奖选手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乃至“河南创造”的跨越,离不开工业设计这一关键支撑。
在城市行洛阳站活动现场,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小改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河南省正在实施“设计河南”战略,豫西地区也紧紧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奋力迈进。作为一所以“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为使命、扎根河洛大地的省属重点高校,河南科技大学的发展与豫西的工业血脉早已紧密相连、同频共振。
据了解,河南科技大学拥有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该校的“工业设计”学科是河南省一流学科,更是依托学校在机械、材料、信息等领域的雄厚工科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科为基、艺术为翼、交叉融合”的办学模式。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大刚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河南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工业设计不仅是契合全球产业变革潮流的必由之路,更是助力“河南制造” 向“河南创造” 跨越的实际路径。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创意输出的核心阵地,企业作为成果转化与市场应用的关键主体,更需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索‘设计+产业’‘设计+人才’的融合路径,让工业设计真正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李大刚说。
作为新中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洛阳市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为工业设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洛阳市将以此次活动举办为契机,全力推动设计产业发展,努力推出更多代表洛阳产业发展特色的优秀设计作品,以高水平工业设计促传统产业提质转型、促优势产业能级提升、促新兴产业壮大发展,为设计河南建设贡献洛阳力量。” 洛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海在致辞中说。
据了解,本届工业设计大赛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主办,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协办,大河财立方承办,河南科技大学支持。洛阳站是本届河南工业设计大赛城市行活动的第二站,后期还将开展新乡站、成果转化展等配套活动。
活动现场,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牛九胜从大赛背景、赛制、组别、行业领域、赛程安排、参赛方式、奖项设置、奖励内容等8个方面,为参会嘉宾详细解析大赛整体安排,并发布设计清单需求。
本届大赛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线河南省工业设计大赛官网填写申报资料。其中,初赛将根据产品设计组、概念设计组、工业文化设计组3个组别以及10个细分行业领域进行线上专家评审,各领域推荐参加决赛的作品比例不超过20%。决赛采用“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的方式,将综合网络投票和现场答辩结果,由专家委员会评选出金奖、银奖和铜奖。
具体每个组别来看,金奖1名,奖金5万元;银奖3名,奖金2万元;铜奖5名,奖金1万元。除了以上3个大奖外,进入决赛的其他产品或作品均被评为优秀奖,所有获奖作品将由组委会颁发大赛奖杯和获奖证书。
活动现场,2025年河南省工业设计大赛社会命题设计需求清单发布。骏通第三代智能平推卸货半挂车设计,骏通第五代自卸轻量化半挂车设计,基于甲骨文、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资源等特色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设计,系列化踏车外观方案设计,文物新生·创意殷商文创产品设计,针对失能老人的移位产品设计,中原地区“楚文化”系列文创产品设计,离子束抛光设备外观设计等8项设计需求面向社会征集设计方案。
其中,骏通第三代智能平推卸货半挂车设计,要求车辆应为轻量化三轴平推卸货半挂车,车厢采用高强钢与轻量化复合材料,配合智能电控平推卸货系统,可在多种复杂场景实现高效无残留卸货;骏通第五代自卸轻量化半挂车设计,需设计一辆自重6.2吨的轻量化鹅颈自卸半挂车,集前桥提升、高强耐磨箱体与流线型设计于一身,在保障法规安全与承载能力的同时,有效帮助用户节能增效。
基于甲骨文、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资源等特色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需深入挖掘甲骨文及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资源中的文化元素,通过创新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字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一系列兼具深厚底蕴、实用功能及环保理念的特色文创产品。
活动现场,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裴学胜以“内卷破局利器——工业设计”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工业设计是一种系统的创新思维,是整合技术、商业、用户和文化的战略性工具。其核心使命是为用户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为社会创造更可持续的价值。
“最近几年,从政府到中大型企业,普遍认识到‘设计’不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与‘河南创造’转型,设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裴学胜说。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提“内卷”这个词,在裴学胜看来,内卷的一大特征是同质化。“当所有企业都聚焦于参数的堆砌、功能的叠加时,产品就变成了冰冷的规格表。而工业设计,要求我们穿越参数,直抵人心。”
“靠技术做出来的叫产品,利用工业设计做出来的叫商品。”裴学胜提出,企业要善于观察和学习,用设计洞察打破“功能内卷”,用设计思维打破“品类内卷”。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陈长军表示,工业设计可以提升装备性能与可靠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企业在做好工业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个性化需求与包容性设计,满足不同用户特殊工艺需求;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良性循环;工业设计要贯彻智能设计、绿色设计理念,促进工业设计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通用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杨大芳分享了探索农机产品设计创新的具体实践。在他看来,设计赋能产业升级,要立足产业发展,立足市场调研与行业分析,洞察用户需求,从而为设计找到合适的方向,找到自己独特的创意和设计理念,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河南”战略的指引下,工业设计必将持续破解产业同质化难题,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河南创造”跨越,为制造强省建设书写更具创意与实力的时代答卷。

